其他
陶傑【783】瘟疫經典
閱讀往期:陶傑【782】人性的管理
六百多年前,黑死病席捲歐洲,生靈塗炭,到處陷入死寂,偏是這時候,文藝復興的經典作品之一《十日談》面世。當時許多人躲避瘟疫,逃到山間,無法外出,坐困愁城,無事可做,大家聚在一起講故事。這便是十日談的背景。
講故事是人類記錄歷史的最古老方式,無論是古希臘的荷馬史詩,中世紀的《十日談》,後來的格林童話,或者中國的三國演義,講故事並不純粹為了娛樂,所有流傳廣泛的故事,都反映社會主流觀點,人們對善惡正邪如何分辨,如何取捨,逐漸形成文化價值觀,代代相傳。
《十日談》主要是一些看似無聊的色情故事,無非是博讀者一笑:修士和修女通姦,教會高層如何敗壞,到處是私生子等醜事,還有一些追求自由的愛情故事,有的悲劇收場,有的終成眷屬。
但笑聲本身,是對專制權力的反抗,當時教廷在歐洲幾乎隻手遮天,對知識和言論的打壓以及管制,令人憤怒,諷刺、幽默,一概禁止,理由是笑聲抹去恐懼,沒有對惡魔的恐懼,就不會有對上帝的信仰,世界將陷入混亂。
但上帝造人,賜予人感受和思考的能力,包括悲傷和歡笑,而不是讓人像動物一樣,因為覓食不定,生命受威脅,時時處於惶恐和驚嚇狀態。十日談的放蕩笑話,表達人性對自由的嚮往,對傲慢專權的鄙視,像黑暗中的一絲曙光,瘟疫過後,便迎來文藝復興的浪潮。